本文发表于《大众科学》的前博客网络,反映了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大众科学》的观点
有时我会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感受和想法的儿童和成人一起工作。并非他们不想表达,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
对于这种体验的临床术语是述情障碍,定义为无法识别情绪及其细微之处和纹理 [1]。述情障碍会严重阻碍一个人了解自己的自我体验或理解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复杂性。以下是一些患有述情障碍的人的经历示例
- 难以识别不同类型的情感
- 对情感起因的理解有限
- 难以表达情感
- 难以识别他人的面部表情
- 想象力有限或僵化
- 思维方式受限
- 对身体感觉过度敏感
- 与他人保持疏远或试探性的联系
关于支持科学新闻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考虑通过以下方式支持我们屡获殊荣的新闻报道 订阅。通过购买订阅,您将帮助确保未来能够继续讲述关于塑造我们当今世界的发现和思想的具有影响力的故事。
述情障碍的历史
述情障碍最早在 1976 年被提及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并被视为情感意识的缺陷 [2]。研究表明,大约 8% 的男性和 2% 的女性经历过述情障碍,并且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3]。研究还表明,述情障碍有两个维度——认知维度,即儿童或成人在识别、解释和表达感受方面存在困难(我们情感体验的“思考”部分)。以及情感维度,即在反应、表达、感受和想象方面出现困难(我们情感体验的“体验”部分) [4]。
长期以来,述情障碍一直与一系列心理障碍有关,从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到躯体形式障碍,仅举几例 [5]。对于那些患有述情障碍的人来说,应对共存的心理障碍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天生就难以理解自己和他人,这使得康复变得复杂。
述情障碍的治疗方法
如果您爱着患有述情障碍的儿童或成人,请意识到他们错过的暗示、平淡的反应或缺乏情感识别具有真实的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学根源。不要惩罚、羞辱或嘲笑他们的情感麻木。相反,请保持耐心。考虑用更简洁的语言解释您的需求,“我感觉很累,不想做饭。我们叫外卖吃晚饭吧。” 或者帮助他们标记情绪,“你看上去很生气。有什么事困扰你吗?” 帮助他们提高对正在浮出水面的诱因或压力源的意识,“你快要参加 SAT 考试了,你感到焦虑吗?” 当冲突或误解发生时,意识到您的爱人可能不会说、听或感知与您相同的情感语言会有所帮助。
如果您患有述情障碍,目标是增强您识别和理解感受的能力。了解他人的主观体验也很重要。请记住,扩展和学习情感意识可能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旅程。以下是一些扩展您的技能的方法
写日记:研究表明,表达性写作有助于扩展一个人检测情绪的能力 [6]。一般来说,建议每天写日记,超越仅仅列出一天发生的事件。对于那些患有述情障碍的人来说,一开始会很困难。但目标是扩展您在自身内外观察的范围。
阅读小说:描述思想、感受、时刻和体验的语言实际上可以在小说中找到。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学习表达性语言、发展接受性语言能力以及掌握如何描述故事或个人叙述的绝佳方式 [7]。
表达性艺术:参加更正式的表演、舞蹈、艺术、音乐或动作疗法课程已被证明可以帮助患有述情障碍的人识别和外化感受 [8]。尝试报名参加您所在城镇、社区项目或大学研讨会提供的成人和儿童教育课程。考虑与有执照的创意艺术或舞蹈动作治疗师进行私人课程。
基于技能的心理治疗方法:这是一种旨在通过技能培养进行教学的短期心理治疗形式。辩证行为疗法、认知正念训练和短期人际关系疗法等治疗方法将教会您如何更加关注个人感受状态以及如何识别他人的情绪 [9]。
团体心理治疗:团体治疗的互动方面可以为儿童和成人提供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方式,以及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这种心理治疗模式还可以加深与他人的联系感 [10]。
催眠和放松训练:虽然大多数心理疗法都利用谈话作为减少述情障碍症状的方法,但催眠和放松训练则着眼于引导性意象和心理化,以帮助增强情感理解 [11]。在您的社区寻找放松训练工作坊,并且在使用催眠治疗述情障碍时,始终与有执照的催眠师合作。
总结
述情障碍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思想和感受的特质。儿童和成人都会经历这种情况,并且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当识别出述情障碍时,可以对其进行治疗——目标是使感受及其细微之处更容易理解和应对。
[2] Nemiah, J.C. ; Freyberger, H. & Sifneos, P.E. (1976)。述情障碍:心身过程的观点。载于:Hill OW,编辑。《心身研究的现代趋势》,第 3 卷。Buttersworth;伦敦:1976 年。第 430-439 页。
[6] Paez, D.; Velasco, C. & Gonzalez J.L. (1999)。表达性写作和述情障碍作为自我表露和心理健康方面性格缺陷的作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77:630-641。
[11] Gay, M.C.; Hanin, D. & Luminet, O.(2008)。催眠意象干预在减少述情障碍中的作用。《当代催眠》,25: 1-13。